![]() |
又到端午小长假,不少市民参团出行,导游们成为节日中最忙碌的身影。
此前,四川导游陈佳在带团去九寨沟的途中,因为急刹车,右手手指被重重打到门上,当即肿了起来。
“没办法,谁叫我坐在‘天堂座位’上,没有安全带和扶手,山路崎岖,遇到急刹车很容易受伤。”陈佳说,在国内旅游大巴车门口处,有一个可活动的折叠座椅,车辆行驶过程中,导游一般就坐在这儿。因为这个折叠座位充满了安全风险,导游圈将这个位置称作“天堂座位”。
“天堂座位”空间狭小,危险系数高。
导游专座安全有保障。
所幸,“天堂座位”的时代即将过去。6月8日,华西都市报记者从四川省旅发委获悉,根据国家出台的“导游专座”文件,四川省旅发委和省交通厅经讨论后,四川版的“导游专座”文件已正式出炉。从8月1日起,四川的旅游客运车辆要设置“导游专座”,新入市的营运客车将取消折叠座椅。
“天堂座位”啥体验?暴晒、危险、压力、疲倦
谈及坐在“天堂座位”的感受,暴晒、危险、压力、疲倦,成为导游们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
陈佳告诉记者,旅行社在制定团队旅游计划时,往往将导游算在车辆座位数和团队人数之外,没有为导游预留位子,约定俗成一般,大巴车门口处的折叠座椅就成为了“导游专座”。“天堂座位”是360度无死角的暴晒,“如果你穿的是破洞牛仔裤,一趟九寨沟行程下来,能被晒成‘斑点狗’。”此外,坐在前排,看见撞车的画面也成为不少导游的梦魇。“6月7日,我一天看见三起撞车事故,那些血淋淋的画面,让我心理压力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