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日,四川省教育厅出台《四川省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方案》政策解读方案,对四川省日前出台的四川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详细解读。未来,四川省将分四个层次,重点分类、推进建设15所左右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300个左右“一流学科、优势特色学科”。
据了解,涉及的改革主体是全省109所普通高等院校,含51所普通本科院校和58所高职高专院校,参与推动改革的省级部门共有26家。
四个层次 办一流大学
四川省将分层同步推进创建一流大学。“一流标准”有四个层次:世界一流、全国一流、区域一流、同类一流,分2020年、2030年、2050年三个阶段,重点分类建设15所左右高水平大学。其中,“一流类型”包括五个方面:研究型大学、同类高水平、应用技术型、高职院校、民办高校,并兼顾各类示范,从而带动促进不同层次、不同领域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分层分类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主要突出7个目标:一是引导全省高校突出学科(专业)优势和建设重点,促进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学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二是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进入世界一流行列。三是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通过省部共建、市校共建、政策扶持、协同创新等途径,使之跻身国内一流大学行列。四是重点支持人才培养与引进、重大科研平台构建、重大科研项目承接等工作,力争若干学校进入全国同类大学前列。五是实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计划,建成一批转型发展应用技术型示范院校。六是深化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建设一批优质高职院校。支持若干院校总体上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可比水平高职院校。七是培育和建设若干所有特色、高水平民办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