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上周五已由深圳银监局批复开业。这是银监会今年三季度批复同意首批五家民营银行筹建以来,首家正式开业的民营银行。这家定位于服务个人消费者和小微企业客户的民营银行,注册资本30亿,腾讯既是主发起人,也是第一大股东。
另据报,除五家民营银行的试点正在积极热身外,近期湖南首家民营银行也正在发起,民营银行陆续筹建并向内陆转移,暗含着我国对金融业的管制正在快速松动,金融改革速度超出人们的预期。伴随民营银行的兴盛,监管层的适度监管也会配套推出。民营企业自身的多元化经营或战略转型与政府需要银行业多元化的战略转型重叠在一体,对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政策会越来越开放。
其实,早在1996年1月12日我国新时期的第一家民营银行民生银行就在北京成立,我国当初构想通过建立新兴的多层次的银行体系来促进金融创新,但因为种种原因,出于对民营银行规范性差、风险较大,若破产倒闭会导致“多米诺骨牌效应”的担忧,对民营金融一直不能实现完全放开。十八大以来,中央一再提出要发挥金融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减少行政干预市场,改变我国的金融供给不能向中小实体经济延伸的问题。在经济发展中结构性转型严重受挫的今天,迫切需要民营银行来打破金融生态不均衡的局面。
但民营银行一开始就注定要在荆棘丛生的环境下顽强成长,当前我国的经济大环境是比较严峻的,产能过剩、需求不足、民间投资意愿减弱,加上房地产的深度调整带来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下行,地方税收和土地出让收入减少,地方政府投资能力受限,经济增速下滑,三季度的GDP实际增速回落到7.3%,下探到近7年的最低位置。实体经济盈利能力不强,连累银行贷款违约风险上升,银行不良率也随之飙涨。从银行经营角度看,目前的市场情形不大利于银行的发展。但从银行设立条件的辩证角度看,如果金融市场配置合理,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也就失去了崭露头角的机会。再者,当前我国的银行机构服务存在着偏重国有企业或大型企业的趋同性,傍大欺小,或多或少忽略了民营企业,这也给民营银行提供了机会。看五家即将出场的民营银行的发起人,都有着独特的经营空间,发起人都是含有互联网型、电商型和传统实业型企业的几种类型的组合体,在各个领域各有各的优势,如能整合到一体,或能发挥出难以想象的巨大能量。就目前情况而言,这五家民营银行聚集着二种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