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半年共92款产品未达最高预期,南洋商行最多,招商银行与预期最高收益相差最大
从六月以来,银行间同业拆借隔夜利率亦是不断攀升,直至6月20日达到历史新高13.444%。银行间理财产品掀起了一场短期产品与长期产品收益倒挂的狂潮,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更一再冲至7%、8%甚至更高。
“那段时间,很多银行将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提高到了7%~8%,招商银行甚至推出30天10%收益率的理财产品。”一位银行客户经理告诉理财周报记者,六月末,也是银行完成存储考核的时期,为了吸收资金,部分银行大幅提高了理财产品收益率来吸引客户。理财周报记者通过梳理2013年至今到期的理财产品,统计发现共有92款理财产品未实现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其中,光大银行于今年3月发售的“阳光A+计划2012年4期1”理财产品实际年化收益率少于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11.5%,为与最高收益预期相差最多的产品。
经初步统计,在上述未实现预期最高收益率的理财产品中,南洋商业银行有20款,中信银行18款,招商银行17款,是未达最高预期的产品数最多的三家银行。
南洋商行未达最高预期
均属“汇益达”系列
在上述未达银行承诺最高年化收益率的理财产品中,大部分为结构性理财产品。
“结构性理财产品和基金、债券等投资品种相比较为复杂,它有一定的公式和约定条件,看起来并不直观。它的回报率通常取决于挂钩资产标的的表现。”渣打银行财富管理部产品总监郑毓栋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