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经过一年多的沉寂,地方政府和地方平台融资再度“热闹”起来,而这一回,城商行则成为主角。
从今年5、6月开始,在“保增长”的背景下,各地方政府陆续推出经济刺激措施,由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平台贷增长缓慢或明显收缩,城商行便成为“钱紧”的地方政府和融资平台的座上宾。
某家银行在当地的贷款余额和新增额多,财政存款就会多存在你这里,如果你贷款新增或余额少了,就减少对你的存款,再直接一点,就直接把开在你这里的户头撤了。
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包括北京银行、江苏银行、北部湾银行、齐鲁银行等在内的超过10家规模较大的城商行,与地方政府或平台公司签订了授信协议,授信规模动辄上百亿乃至数百亿元,甚至连一些刚刚成立的农商行、小型城商行亦活跃其中。
在平台贷风险仍未得到有效化解之际,地方银行的举动令人担忧。而业内人士表示,虽然目前对地方政府平台贷还是比较谨慎,但在地方政府和自身发展需要面前,城商行不得不积极投身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