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一则题为“复旦研究生找不到工作沦为流浪汉”的新闻被各大网站广泛转载。目前,复旦方面连日奔走希望能了解情况并提供帮助,但尚未联络到小武(化名)本人。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高材生因为就业错位出现的极端案例有不少。教育专家提醒,相比名牌大学的毕业证书,生存能力更加重要。
多方努力未联络到本人
据媒体报道,小武,安徽人,33岁,本科毕业于安徽财经大学。毕业后考上县公务员,后辞掉“铁饭碗”。2007年,小武考上了复旦大学计算机专业。2009年1月,硕士研究生毕业。小武毕业后,曾在一家外企工作,从事软件开发方面的工作,但因为觉得自己的价值得不到发挥,不久后辞职。在随后的两年里,他到过上海、无锡,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他在工地打过零工,去工厂干过。后来到了宁波,他的钱包和手机就被偷走了。在举目无亲的陌生城市里,最后沦落为一名流浪汉。
此报道一经发出,众多网站竞相转载。复旦大学有关方面昨天表示,这件事情引起校内师生和很多校友的关心。复旦浙江校友会也连日奔走,希望了解情况并提供帮助,但校内外多方至今未能联络到其本人。当地警方表示,小武本人希望安静度过心理困难时期,重新开始人生,家人也已陪在他身边。复旦希望,各方合力为他的恢复创造友好宽松的外部环境。
眼高手低学历高也无用
对于小武的这一经历,有网友评论,现在很多年轻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够,当现实与社会与他自己的期待不一致,又没有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时,很容易自暴自弃,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