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和节能环保新兴产业发展的指示精神,全面了解掌握当前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态势、技术发展方向、产品发展特征、市场需求状况及重点企业情况。8月18日、20日、21日,省经委组织召开新兴产业发展专家研讨会,专题研讨我省未来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省委常委、省国资委党委书记王少雄,副省长李成云出席会议。
[B] 我省发展新能源产业初具优势[/B]
昨日上午,核动力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张森如、二重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陈晓慈、四川大学生命学院院长陈放等16位专家就全球新能源产业最新的发展态势、技术发展方向、产品发展特征和市场需求状况等进行了介绍,同时针对四川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特点提出了建议。
据介绍,我省新能源发电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只有极小规模的实验项目,有关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发电项目均处于前期调研或规划论证阶段。虽然我省新能源综合利用才刚刚起步,但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为我省装备制造业特别是发电设备制造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我省有较强的核工业科研和设计队伍,包括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西南电力设计院和四川大学等著名高校;有较为完整的核电装备产品链,包括东方电气核电核岛主设备和常规岛汽轮发电机组制造,二重核级材料和核电管板、第三代主管道等制造,川化机核电二代加主管道预制件成套,攀长钢核电管材制造,川开电气核级电气开关柜制造,成都乘风核级阀门制造等。针对这一特点,东方电气核电事业部总经理助理明向军建议我省尽快出台《四川核电产业中长期规划》,并尽早上核电项目,依托核电项目形成整套完备的核电产业链。
我省风电装备产业链完整,制造能力全国领先。以东汽为龙头,我省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已初步形成了从整机总装到包括控制系统、变频器、发电机、增速箱、风机齿轮等关键零部件以及叶片、主轴、轮毂、机架等附件在内的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且在每一个产品环节都有相对应的企业给予配套支持。如此齐备的风电产业链基础,目前在国内也是首屈一指。
太阳能发电方面,我省已经建成多晶硅生产企业5户,产能达到8060吨。2008年多晶硅实际产量1200吨,占全国多晶硅总产量的四分之一。目前在建产能9000吨,预计到2010年全省多晶硅产能将达到17000吨。
此外,我省在生物质燃烧及发电技术方面也走在了全国前列。华西能源积极开发生物质锅炉,自主研发制造出国内首台自主知识产权的75t/h秸秆锅炉,并在江苏洪泽运行。其生物质锅炉主要包括蔗渣锅炉、棕榈锅炉、秸秆锅炉、垃圾锅炉、城市污泥锅炉等,生产工艺和技术十分成熟。
[B] 我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潜力较大[/B]
昨日下午,西南交大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刘丹、东电集团总工贺建华、四川海诺尔环保产业集团董事长骆毅力等13名专家对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态势、技术发展情况作了介绍,并对四川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据介绍,目前我国环保产业的总产值为4572.1亿元,GDP占比不到3%,不及世界环保产业总产值的4%,我国的环保产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未来环保产业的发展方向将主要集中在水处理、大气治理、固体垃圾回收利用以及节能四大领域。
专家表示,从目前来看,水处理领域仍是整个环保产业中占比最大的。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的规划,到2010年,我国城镇污水处理率不低于50%,重点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已达40%。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将会有更多的人口涌入,这方面的压力会越来越大,也将给水处理行业带来巨大的商机。
在大气治理方面,机动车排气净化、燃煤锅炉烟气脱硫等产业将会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固体垃圾回收利用是环保产业四个领域中技术要求最高的,也是我国目前环保领域比较薄弱的环节,在塑料、玻璃、纸张等固体废料的回收利用领域仍有很多文章可以做。节能环保领域涉及范围较广,包括提高现有能源的利用效率、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新能源等。
省环保局副局长杨雪鸿表示,我省的节能环保产业与东部差距很大,污水处理设备、垃圾焚烧等设备都由沿海发达省份提供。他建议省委、省政府尽快制定出台节能环保产业规划,给予财政政策支持,促进一批环保企业成长起来。
省电力设计院总工闫廷满针对我省严峻的节能形势,提出要实施全过程、全社会、全方位的节能减排“三全行动”。